网红“小马云”被解雇:被资本抛弃的还能回到生活的原点吗?
五年前,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达,人们意外发现了一个长相酷似“马云”的小孩,范小勤。
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
一时间,红遍网络,很多人不远万里来看“小马云”。#小马云#
而这一系列动作也被“有心人”利用,很快,范小勤便被网红公司刘老板签约,成为了一名“网红”。
允诺其家人会带到石家庄去读书,还每年给他父亲一万元。
这对范小勤一家来说,已经是极大的一笔钱。
01 走红前后
范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贫困户,父亲“范家发”小时候被毒蛇咬伤而被截肢,成了残疾人,在他47岁的时候,才娶了智力有问题的母亲,勉强有了家。
生下了哥哥和范小勤。
上面还有八旬老母,对他来讲,最基本的生活维持都是问题。
偏偏小儿子范小勤意外走红,有人愿意给钱维持生计,而这个的代价,就是让孩子去石家庄这样的大城市发展,一年见不到两回。
“刘老板”还安排人把范家的房子进行了装修,铺了地板和瓷砖,粉刷了墙体,还添置了餐桌和两张床,承诺管范小勤到18岁,如果到时没有考取大学,还会帮忙安排工作。
怎么看都是好事,范家发欣然同意。
小马云被接的五年里,每天豪车接送,有24小时保姆照料,唯一没有兑现的是范小勤并没有在石家庄上小学,而是出现在了各大自媒体直播平台。
新闻的报道称,光是在某平台上,就有四个相关账号。
“小马总美食”“小马云保姆”“小马云生活记录”和“小马云总裁”,粉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,内容多为“小马云”的保姆王云辉陪伴他吃饭、理发、逛街等。
除此之外,他还走T台:
拍电影
就像马戏团里的小猴子,演着戏供别人开心。
这五年里,范家发从没有主动向刘老板“要过钱”,他父亲也觉得就算老板通过“小马云”赚点钱也是正常的。
没想到,五年后范小勤乘着豪车被保姆送回村里,“公司只承担学费,以后不再管了。”范家发说。
他对此感到很意外。
可意外之外,是发愁。大儿子已经到镇上上了初中,留校居住,小儿子再回来上小学,他必须接送。因为还有农活要干,他称自己压力很大!
生活一下子回到了起点。
02 网络时代的“工具人”
理性思量,小马云回到农村不是意外,而是必然。
毕竟人不可能在别人的树荫下乘凉一辈子。就单单因为长得像马云的缘故?
人们看多了,自然也就不再在意了,也就回归平淡了。
一个人想成功,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内涵,这一点恰是范小勤所最欠缺的。
比如,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却连十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,把“100元钱”说成“6块钱”。
范小勤先天的不足是很明显的,这也决定了他不可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,被人遗忘也是必然。
“小马云”事件现在已经在网上持续发酵成了热门话题。
网友们愤怒的是,“小马云”过早变成“挣钱工具”,可被网络流量“榨干”后又废弃不用,人不该被这么被“消费”。
有人认为,是“有心者”发现范小勤是迟缓发育着,所以弃而不用。
而这背后的情况是不是也有可能是因为真实的马云也遇到了坎儿,所以这碗饭吃着不香了?
马云着凉,小马云也跟着打喷嚏。
而这一些系列的“蝴蝶效应”,背后反映的都是人性趋利避害的丑陋心理。
03 贫穷
一家人生活又回到了起点,唯独让我感到庆幸的是,小马云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。
如果是聪明的孩子,见识到外面世界的繁华,再回到农村生活,或许会让他变得极度痛苦,可能会换上“精神绝症”。
理由很简单,他见识过花花世界,便很难再忍受贫穷。
当他看到原来有一张长相酷似名人的脸,就可以得到父亲祖父几辈子拼搏也得不到的财富;
投机取巧和不劳而获的心理,会害苦他!
所幸,他是智力不正常的孩子。而考虑到这一点,更是让人揪心的疼~
人性之恶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,才能把“人”当做工具一样使用。
都听说过,玩物丧志,殊不知,玩人丧德。
生活回到起点,一家人继续过着贫穷的生活。
可能再过很久,更久,都是这种贫穷的生活。
我看有人评论说,“最起码他们曾经捞到过一年一万元的收入,知足吧,已经很不错了”。
这话说得何其残忍。
贫穷就像泥潭一样,无论他们怎么挣扎也摆脱不了,而那一点被人利用后的“微末价值”也会被人奚落。
《奇葩说》有这样一个辩题“父母要不要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。”
席瑞持方是,不要告诉。
到现在,我进到一个商场,面对动辄上千甚至上万元的衣服,只敢看,不敢摸,更不敢试穿。
如果没有它价值三倍以上的钱,根本不敢“消费”这件东西。
如果不是病得很严重,真的是不敢去医院,因为去一趟医院,可能会花去我一个月的房租,能忍的“病痛”,我还是忍了吧~
听完他的一席发言,我的第一感受是,原来因为贫穷而自卑的不是我一个人。
人人都陷贫穷的“泥沼”,人人想摆脱贫穷的“泥沼”。
而我们不了解贫穷的本质,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贫穷?又怎么谈摆脱贫穷,凌驾贫穷?
席瑞提到了一本书《贫穷的本质》。
它说出了贫穷最可怕的地方,那就是,它除了带给你习惯,它还带给你一种贫穷的思维方式,贫穷的人会倾向于把资源花在“及时满足”上,而忽略“长远的发展”。贫穷会缩限人的视野,过早的给孩子设定人生的景观,人没有跨越过山河大海,根本无法想象山河大海,在20岁的年纪,就把“平凡”当成“人生唯一的答案”。
(PS:为了买这本书,我特意跑了两家书店)
贫穷的本质到底是什么?
希望朋友们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。
(作者:墨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