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总是感到不安全?
调查显示:婚姻痛苦的源头是潜意识积累的不安全感。
我想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强烈的感受到这种不安全感?大约也是从有了婚姻之后。
不安全感就像一个大的黑洞,吞噬着你的心灵,你总想抓住些什么,哪怕是跟稻草,也能帮你心灵上找些许安慰。
后来我想了想,做了一种假设,我的这种不安全感,大概是因为缺钱。
01 缺钱
很奇怪,你能听到各个社会阶层各个层次的人,都在说自己缺钱。
他们真的缺钱吗?不见得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!
经济学家说, “你的欲望比你的收入多一块钱,就是缺钱。”
我能明显的感觉到 “我需要钱,需要很多钱”,就是从我有了孩子以后。
或许是因为母性是女人的根本品性,从原始社会就已经奠定的基础。
有了孩子以后,我想更好的照顾自己的孩子,给孩子最好的生活。
我见过很多女人婚前和婚后,判若两人。
从朋友的嘴中我知道,我也是这样的人。
现在社会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杆,就是这个人赚到了钱,赚了很多钱。
马云是多少人的偶像和头像~
如果说 十年前“拜金”是贬义词,那现在“不拜金”就说明这个人没有上进心 !
现在城市里的一切都是需要“花钱”来解决。
我带女儿从农村来到城市,三岁的孩子喜欢玩沙土,可城市里游乐场的“沙地”是按小时收费的,秋千也是,可在农村这些都是免费的。
这让我想到自己小时候,无论这个家庭贫困富有,每个家里都有自己的庭院,庭院里种着梧桐或是槐树。
黄昏你可以在梧桐树下乘凉,吃饭时,把餐桌弄到树下。
槐花开了,就约几个同龄孩子拿着竹竿,或者爬到树上,去够槐花。
那就是我们的“零食”……
但现在孩子的零食都是在超市买的。
玩,花钱;吃,花钱;
很多城市的人忙碌一辈子挣钱,就是为了给自己置办两套房子,一个是活着时住的房子;一个是死了后住的房子。
在农村,房子是自然而然继承的,人死后就被埋在村西头的麦地里,那里躺着你的祖父、曾祖父、曾曾祖父……
很多人都说,现在人挣的钱多了! 月收入比以前辛苦一年的还多!
但是,花的更多了……
我只是明显感觉到,比以前更拮据了~
02 缺爱
哪个女人年轻时不都是貌美如花,身后的跟着追随者,一个两个三个四个……
但是婚后的生活,你面对的却是与一个人的对话,
对话里,是这一个人对你的挑剔、不满和忽视。
这是你唯一下的赌注,道德感和伦理纲常让你不能有更多的选择,
何况女人与男人相比,女人往往是付出更多的那一个。
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业女性,在婚姻里都缺乏安全感。
我认识一位女士,是个精明强干的人,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,好像生活没有什么事情会难倒她。
有一次她对我说:
他老公隔三差五就和几个好友吃晚饭,酒桌又很吵,有时就会听不到她打电话。
她试过半小时里面打十个电话老公都听不见,隔一会对方才会回电话。
她每次都会对老公大发脾气,像个“泼妇”一样,对老公三令五申,说:一定要立刻接她电话,要不就不许出去喝酒吃饭了。
对她的反应, 老公很难理解,觉得她不至于如此激烈,完全是小题大做,也不想配合改变。
亦舒在喜宝里说,“我想要很多很多爱,如果没有,那钱也是好的。”
女人是水做的,有哪个女人愿意把自己拧巴成刚做职场的女强人呢?还不是被逼的无路可走。
03 如常
那我在乎的又是什么呢?不过我喜欢的人,我喜欢的事。
时间,精力,情绪,都是宝贵的,不想浪费在恐惧一件事会不会发生上面。
何况还有墨菲定律揭示: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,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。
我写过很多教人热爱生活的文章,但自己又真的热爱生活过吗?
我经常问自己,想活成什么样子?
答案是模糊的。
老树说,“人生就是步步生疑,在每一步的疑惑和解疑中前行。”
未来的不确定性,未来的不可预测性,即便是智慧大佬也不敢断言,五年后我的人生就是这个样子!
没有谁的人生不迷惘。
你担心爱你的人不爱你了,你担心日子过来越来越差。
但是,这世上唯一不会改变的就是,变。
后来,我理解到,不安全才是常态,不分男女。
人生无常,亦是如常。
(作者:墨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