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式婚姻最怕的不是出轨,不是家暴,而是……有了第四者!

中国式婚姻最怕的不是出轨,不是家暴,而是……有了第四者!

工作间隙,同事之间聊让婆婆看孩子的事,

两个同事的孩子都是让婆婆带,自己在大城市工作的情况。

小A说:“每当老公说我妈给你带孩子,你也该对我妈好点,我就来气!

孩子又不是我自己的,你妈是看在你的面子,给她儿子看孩子,看的是她孙子。

是真的在给“我”看孩子吗?

说句难听的,如果我和她儿子离婚,她还会给“我”看孩子吗?不见得吧。

别整天挂在嘴边,给我给我看孩子。”

小B:“人家看的孩子就是你的嘛,怎么说也是你们的孩子。”

小A:”如果是我妈看孩子,说给我看孩子,我接受。他妈看孩子,那就给他看孩子。

就算不整天说给他看孩子,也别说给我看啊。”

小B:“你们是夫妻。还分什么你啊我啊。”

小A,不说话了。因为她知道小B和上一辈女性的想法一样。

小B孩子上小学,初中文凭,好容易在大城市找了个工作,工资不高,却每天不必风吹日晒坐在办公室里,已经很知足。

婆婆帮她看着一个,妈妈帮她看着一个,不过孩子都大了,并不费事。

小A,标准的90后,高学历,在同龄里面当妈妈已是罕见。

思想独立,性格要强,但是奈何也是农村人,在大城市生活成本高,不得不也是将孩子留守在家里。

心高气傲、亲疏分明、思想独立,怕是90后的统一特点。

这个时候,在家看孩子的婆婆该说了,

我辛苦一遭还落下不是了,我哪里有错?

站在媳妇、老公、婆婆三个人的立场,

媳妇在想,我是我自己,你们俩是亲人,万一哪天翻脸,只有我是外人。把自己摘出去,给自己画了个圈,给老公和他妈画了个圈,这个圈就是自我保护的屏障,也是泾渭分明的楚汉之界。

婆婆在想,我一个老太婆,你们两口子,私下在一起说什么悄悄话我哪知道,你们是一家。也先把自己摘出去,给自己画了个圈,给儿子和儿媳画了个圈。

这个时候,只有老公分别在两个圈里,全看老公是否有智慧。

没有智慧的老公会觉得,我真是媳妇不疼,亲娘不爱。

有智慧的老公左右逢源,因为知道无论在谁那一方,他都在圈里,都有战友。

有人说 婆媳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难处的关系,这话是很有道理的。

哪一个婚后打的鸡飞狗跳的小媳妇,婚前不是一个信誓旦旦要把婆婆当亲妈的小姑娘?

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?其实就是界限感,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边界,而这个心理边界不像身体,这个边界既看不见也摸不着。

大部分越界者是不自知的。

小A的思想独立和见识,让她想给自己画个明确的界限,殊不知老公该划给谁?!想想也是尴尬~

每个女性都想把老公划给自己,但是有的时候让人失望的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老公站错了“圈”。

以致于多次的失望,便不愿意有老公这样的“队友”了,索性就自己一对,落得相安无事便已知足。

小B是传统的70后80后思想,亲疏关系模糊,一切混为一谈,这也没错。中国自古婚姻就是这样。

中国人结婚大多会讲究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、重邀亲朋、聚会一堂来做见证!为什么这样?

想想是有道理的。

中国式离婚很多顾忌的并不是财产的划分,而是周边亲戚朋友的眼光,父母怕孩子离婚后被戳脊梁骨,孩子怕离婚后父母没面子,索性就将就着过吧。

所有混八一起、也别划分那么清楚了!馄饨一体吧、忽略将就吧~

因为我们习惯了虚与蛇委,已经擅长用表面的和谐圆满,来掩饰内心的痛苦和破碎了。

其实,所有的矛盾归结在一点都是思想的碰撞。

一个是等级观念极强的传统女人,一个是接受过高等教育追求人格尊严的现代女性。

根源在于把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代女人,以“爱”的名义捆绑在一起,儿媳必须孝顺,婆婆必须付出。

两代人被硬生生拉扯进这所谓的“爱”中,实际上没有界限感的、强制的爱,往往滋生控制和索取,只会发酵出恨。

如果中间再夹着一个拎不清的丈夫,这样的家庭简直每天剑拔弩张,随时酝酿着一场内战。

作为儿媳,不必爱你的婆婆。作为儿子,不可以要求你的老婆孝顺你的老妈。

也别把婆婆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。她没有义务为你们做饭带小孩,更没义务给你提供房子。

每个丈夫必须意识到,你的家庭里,妻子是唯一的女主人。婆媳之间,保持界限和尊重,比刻意的爱更重要。

谁的事谁做主,互不干涉内政,方可长治久安。

所有的婆媳问题,根源与核心都是夫妻关系。

经营婆媳关系是下策,经营夫妻关系是中策,最上策是经营好自己。

当你变得更美,更优秀,更有钱,更聪明,更有趣,你周围的人一定也会更爱你,人际关系也会更融洽。

(作者:墨落)

作者

墨落说情感

发布于

2018-06-10

更新于

2023-02-09

许可协议